广东出台海洋经济条例,支持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向“蓝海”要生产力、经济建设求新增长点,条例是支持广东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潜力和空间所在。
6月3日,现代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举行《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以下称《条例》)新闻发布会。广东会上介绍,出台城市《条例》共七章五十三条,海洋海洋从产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创新、条例绿色发展、支持开放合作、现代服务保障五方面着手,广东为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制度支撑。
据悉,《条例》已由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5年5月28日通过,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广东是海洋大省,拥有全国最长的大陆海岸线。2024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20022.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1%、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9%,海洋经济总量连续30年居全国第一。但目前还存在产业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要素保障不充分、海洋环境治理有待加强等制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亟需加强制度保障。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余建红介绍,近年来,我省在培育发展海洋产业、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开展海岸线占补以及海域立体分层设权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做法,有必要进一步总结提炼上升为法规内容。
在聚焦产业发展、推动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方面,《条例》提出,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激发新动能。引导支持电子信息企业向海洋领域拓展,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海洋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巩固提升,支持发展深潜器、无人船艇、水下机器人等新型海洋装备。组织开展海洋生物基因、功能性食品、生物活性物质、疫苗和海洋创新药物等关键技术攻关。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组织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关键技术。开展涉海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全空间无人体系试点,加强低空飞行器在水上救援、海洋巡检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海岛、滨海发展低空经济新兴消费项目。
在提升海洋服务业水平、促进融合发展方面,《条例》提出,完善海洋交通运输网络和多式联运通道,推进老旧港口升级改造,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支持培育现代航运服务机构、建设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航运总部经济,推动国际船舶登记中心、国际船舶锚地服务基地等建设。支持高等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旅游景区建设,支持邮轮游艇、海上休闲运动、跨岛游等业态发展,优化游艇等船艇管理政务服务,促进粤港澳游艇互认互通,探索建设游艇租赁试点。
在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推动转型升级方面,《条例》明确培育发展现代渔业产业,支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远洋渔业基地建设,优化近海养殖布局,简化深远海养殖用海审批手续,依法减免海域使用金。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产业用地用海保障,建立养殖用海审批联动机制,推动同步核发海域使用权不动产权证和水域滩涂养殖证,按照规定推进开展深远海养殖装备登记。
促进创新要素向涉海企业集聚
在“海洋强省”建设中,广东的海洋资源要素保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条例》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不断促进海洋资源高效利用,有效保障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大用海项目加快“下海”。
《条例》提出,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实现陆海统筹。强化规划引领,要求组织编制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和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统筹开发海岸带、近海海域和深远海海域,推进陆海一体化保护和协同发展。实施海岸线分类保护与利用,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推动海洋产业向非沿海地区延伸。加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引导涉海企业集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条例》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着力以创新引领我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促进创新体系与平台建设,激发创新活力。明确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涉海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成立海洋创新联盟,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二是加强技术攻关,突破发展瓶颈。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涉海企业集聚,支持企业承担海洋科技攻关项目,强化涉海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加强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涉海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围绕科技前沿开展海洋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
三是加强成果转化,打通从研发到中试到量产全流程创新链条。规定健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海洋领域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机制。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近年来,广东坚持开发与保护一体推进,加快建设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海域海岛精细化管理持续深化,扎实做好海洋防灾减灾,谱写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篇章。
《条例》持续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严守绿色发展底线,保障生态安全。《条例》规定加强海洋生态空间和海洋开发利用空间管控,引导近海高效绿色利用,拓展深远海发展空间,规范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规范有序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工作,促进海洋空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质量。《条例》规定加强涉海自然保护地和各类生态廊道建设,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类型的系统保护。加强海洋生态屏障系统性保护修复,建立健全海岸线占用与修复平衡制度,完善整治修复资金投入机制,推进美丽岸线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划定海岸建筑退缩线,建设体育休闲公共设施,建立海洋垃圾清理制度,加强陆源入海污染控制,开展船舶、港口、海水养殖等污染防治。
此外,《条例》构建全面开放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聚力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从国际合作、粤港澳合作、省际市际合作三个层次作出规定。一方面,规定加强海洋产业、海洋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海洋文化等领域对外交流合作,鼓励支持涉海企业参与境外海洋经济领域投资和海洋资源开发。
另一方面,规定深化与港澳在海洋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支持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在海洋领域市场准入、产权保护、人才引入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杨娉婧
(责任编辑:百科)
-
在孩子们的夏日衣橱里,T恤是魔法画布,陪着孩子们肆意撒欢,感受着夏日自由自在。啄木鸟的这几款休闲T恤,时尚随性,用纯棉的柔软舒适和版型的简约宽松,托起整个童年的轻盈与自在。精梳棉打造的纯白T,像把整片 ...[详细]
-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光伏概念领涨。截至今日开盘,沪指报3568.58点,涨0.07%;深成指报14876.73点,涨0.22%;创指报3326.33点,涨0.22%。消息面:1、部署“十 ...[详细]
-
蔬菜类第一名!西牛麻竹笋入选2025年广东特色食材名录_南方+_南方plus7月18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在顺德举办,会上正式发布《2024-2025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蓝皮书》。其中公 ...[详细]
-
近年来,汉阴县融媒体中心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锐气,聚焦内部管理优化、干部作风锤炼与新闻宣传质效提升三大关键环节精准发力,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有效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县域发展注入强劲 ...[详细]
-
罗定:绿肥还田打造稻香循环生态 | 科学施肥增效技术田讲所_南方+_南方plus岭南春来早,播种正当时。当前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全省各地陆续开展春耕行动。3月17日,在旋耕机和插秧机的轰鸣声中,广东 ...[详细]
-
近日,根据陕西省卫生健康委下发《关于公布我省2025年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及其互认项目名单的通知》(陕卫办医函〔2025〕157号),经省级专家现场评估、盲样检测,结合室间质评结果综合评定,汉阴县人民 ...[详细]
-
七月盛夏,烈日滚烫。孩子们的衣橱里,棉质面料成了刚需。宽松的版型给身体留足呼吸空间,天然棉麻或纯棉的触感像第二层皮肤,透气亲肤的材质能快速吸走体表汗液,将闷热感一扫而空。法纳贝儿推出三款简约清爽的小裙 ...[详细]
-
2025年5月17日,上海国际赛车场兰博基尼Super Trofeo亚洲挑战赛上海站现场,在后场展出兰博基尼Murcielago LP-670-4 SV超跑。视觉中国/图2025年7月17日,财政部、 ...[详细]
-
3 固定化酶在食品添加剂生产中的应用高果糖浆、低聚果糖、L-苹果酸等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利用性能稳定的固定化酶生产这些食品添加剂,具有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3.1 高果糖浆的生产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是目 ...[详细]
-
7月16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秘书长兼北京天施华工国际会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培国一行到访了中国化工建设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化建协),受到中化建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施志勇的热情接待,并进行了会 ...[详细]